您好!请 登录
注册
网站导航
服务介绍
免费服务
增值服务
企业服务
客服中心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快速采购
快速维修
移动应用
手机版
资讯
综合
综合
产品
新闻
画册
视频
问答
多乐缝纫机
查报价
产品排行
资讯
新闻
导购
曝光台
视频
排行
人物
专题
百科
人才
学院
缝购
品牌
报价
经销商
样本库
零配件
大全
商城
二手机
展会
产业带
逢友
论坛
知道吧
逢友会
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
>
市场行情
>
全球供应链深刻重构,中国如何打好攻防战?
全球供应链深刻重构,中国如何打好攻防战?
2024/2/28 10:54:33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
评论:
网友评论 0 条
“制造业回流”、“中国+1”战略、“安全的第二选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供应链的话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关注。
凭借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的全面升级,美国层层加码的“脱钩断链”政策也对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所长、工信部智库专家林雪萍在《供应链攻防战》一书中提出,供应链是一种隐形国力,它关乎企业生存,关乎国力较量,也关乎民生。“供应链已然超越以往,成为企业与国家的角力场。”
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在全球化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超级工厂模式,中国供应链成为全球化运转良好的基石,美国和中国则是塑造这一格局的关键力量。现在,由于供应链的分散化和欧美“脱钩断链”的风险抬升,这一模式正经历巨大挑战。
他在书中指出,“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东南亚或印度对中国制造的替代性,这些地方的种种劣势被反复提及。然而,跨国企业正在考虑那里,以便躲避地缘政治危机。”
他在接受采访中进一步指出,例如,越南的供应链仍非常依赖中国,特别是在服装和机电方面,这使得越南对中国有巨额的贸易逆差,而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这表明越南需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然后在本地装配后向美国出口。在印度和墨西哥也是类似的情况。“按照美国对供应链的设计逻辑,他们希望逐级把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方,长远来看,这对中国仍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在美国对华重重围堵之下,他表示,在当前国家参与的力量越来越显著时,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组织方式也需要重新设计,以在全球市场应对国家级的角力。他呼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公共支撑平台,为企业提供金融、情报、物流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以保护它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重要考量
《21世纪》:请首先谈谈为什么会关注这样一个话题?
林雪萍:
这本书起源于2018年美国对中兴断供。当时中美经贸摩擦正酣,但我认为这一事件与经贸摩擦的性质完全不同,是美国对中国掀起的另一场“战争”。对中兴断供的机构是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安全局(BIS),它是一个情报机构,每年对全球供应链、各国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同时它也具有司法职能和管辖权。也就是说,从那时起,美国对华同时发起了两场不同的“战争”——贸易战和科技战。实际上,美国对中国的断供一直就有,比如《瓦森纳协议》就对技术出口进行管制,但中兴事件标志着美国对华系统性科技围剿的开始。过去五年,我一直在从供应链的角度看美国对中国的各种封锁和围堵,最终决定写这样一本书。
《21世纪》:近年来,全球化不断遭遇逆流。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地缘政治危机等重重挑战之下,你怎么看经济全球化的未来走向?过去,全球供应链发展主要由效率驱动,如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林雪萍: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全球化1.0时代,供应链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武器,它们利用供应链在全球寻求最好的专业分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关注的重点是效率和成本,这也是全球化1.0的重要特征,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工厂。但从2018年开始,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强调供应链安全,推动世界进入全球化2.0时代。从新冠疫情开始,安全因素被进一步放大,很多国家开始思考口罩这样的战略物资是否应该本地化,而不是全球化。2021年前后的“芯片荒”导致传统汽车产业受到巨大干扰。许多企业家在重新思考供应链是否应该集中在一个地方。随着地缘政治因素被不断放大,安全因素在企业供应链布局中的优先级也被大幅提高,成为效率和成本之外的关键考量因素。
从全球化1.0转向全球化2.0
《21世纪》:你在书中指出,过去,在全球化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超级工厂模式,中国供应链成为全球化运转良好的基石,美国和中国则是塑造这一格局的关键力量。现在,这一模式正在经历巨大挑战。在从全球化1.0到全球化2.0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和美国的角色有怎样的变化?
林雪萍:
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1.0中,中国和美国是两个相当重要的力量,它们在全球寻找让效率最大化的供应链。虽然亚洲四小龙也有专业化的分工和产业迁移,但它们的发展受限于自身的经济体量和劳动力规模,直到中国2001年加入WTO之后,凭借纵深的市场和大规模的劳动力以及原有规划体系齐全的基础,成为重要承接之地,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是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美国也通过这种结合将德国、日本、英国等国远远地甩在身后。
在全球化2.0中,目前来看,规则的设计仍然由美国主导,它希望将更多工厂分散出去,在中国之外形成新的制造基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美国存在更加明显的竞争关系。然而,二者仍存在非常强的依赖。对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来说,中国仍然是重要的消费市场,而且美国的许多产品也依赖于中国的制造能力。因此,美国一方面想将产业迁移,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保持依赖,这种关系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
供应链的核心价值在哪?
《21世纪》:你在书中强调,一个国家供应链的强弱,跟人们朴素的认识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高效运行的供应链应该具有哪些特性?
林雪萍:
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社会学关系,有时候你看不到它,即便是最大的公司也要与不起眼、不知名的小公司进行连接,如生产螺丝钉或产品包装的公司。这意味着供应链背后有很多隐藏的连接关系。从2018年开始,尽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并对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管制,但华为仍然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没有像美国想象的那样被一拳打倒,展现出了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如果说美国政府对“卡脖子”的先进技术有控制力的话,那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紧密程度则被称为连接力。由于连接力的存在,当美国政府想要对供应链实施控制力时,常常无法全面展开,因为这会对自身经济造成损害。
除了控制力和连接力,还存在对供应链的设计力。比如,在美国对中国实施的管制措施背后,是美国的产业制度规范。对国家而言,供应链设计非常重要。比如,电动汽车产业在中国井喷式的发展,就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关键时间节点下对产业的培育和引导。政府对供应链的设计力,不仅可以让产业壮大,也能防止追赶者的超越。
从“旧三样”到“新三样”
《21世纪》: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的产品走俏海外,这些产业制造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是什么?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的产业链出现怎样的变化?
林雪萍:
从“新三样”的角度来看,这仍然是供应链设计力的体现。以光伏产业为例,它最早在日本、美国及德国等地兴起,最终才在中国扎根。为什么这个产业一直没有在其他地方立足?这是因为它在过去很长时间成本一直降不下来,需要有耐心的公共政策扶持。“新三样”得益于政府花费大量精力的培育。大约是十年前,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遭到了欧洲的“双反”,在这段特别艰难的时期,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培育,让用户更好地使用光伏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江西赛维LDK与无锡尚德都倒闭了,最终,这个产业涅槃重生。
从“老三样”的角度来看,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很多产品已经转移到海外生产。以家具产业为例,三合板运到越南也有关税,可见,即便是特别低端的产品也要经受关税对利润的挤压。尽管如此,中国的很多地方正逐步将部分制造能力向海外转移。以电视为例,2019年,在美国进口的电视中,中国占60%,墨西哥占30%;到了2022年,在美国进口的电视中,60%来自墨西哥,20%来自中国,10%来自越南。但仔细观察一下,在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电视中,有很多还是中国制造的——墨西哥最大的电视制造商是三星,然后是TCL和海信。这说明中国企业已经让供应链出海,通过曲线出口的方式在海外建立了制造基地。
这种趋势现在传递到了“新三样”,很多光伏产品已经在越南和泰国生产,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也在走这样的路线。尤其是,去年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越来越多产品的生产要在北美地区进行,这给“新三样”制造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东南亚和印度各具优势
《21世纪》:2023年,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美国的产业回流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供应链的向外迁移有哪些特点?
林雪萍:
首先,这一轮产业迁移现象主要由外企拉动,而最大影响因素与地缘政治风险有关。谈到成本问题,我们在产业中存在一种现象,即产业溢出。例如,低端产业结构会由于成本原因溢出到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虽然很多时候这种溢出与低成本有关,但现在情况不同,产业迁移叠加了对供应链安全因素的考量。在这轮之前,有些迁往越南的工厂(既有中国工厂,也有外企工厂)离开那里,比如,三星的电冰箱生产基地离开了越南,最终回到了韩国本土,这表明成本并非产业链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相比并不低,而且它无法满足企业对技能的要求。在很多越南工厂,企业需要派驻大量中国的技术人员,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从供应链连接力的角度看,海外显然比不上中国。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越南、印度或者墨西哥目前无法完整替代中国。例如,越南的供应链仍然非常依赖中国,特别是在服装和机电方面,这使得越南对中国有巨额的贸易逆差,而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这表明越南需要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然后在本地装配后向美国出口。在印度和墨西哥也是类似的情况。按照美国对供应链的设计逻辑,他们希望逐级把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方,长远来看,这对中国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如何留下跨国企业的供应链?
《21世纪》:你在书中说,美国对中国有两种围堵方式:一种是“脱钩断链”,另一种是“调虎离山”。能否展开谈谈?
林雪萍:
“脱钩断链”是指不仅不售卖芯片等产品,还会按照价值观形成联盟,例如与荷兰、日本等国联合,对中国半导体装备进行限制——这三个国家的半导体装备占全球的80%。由于中国供应链的连接力具有很大的韧性,美国把之前“脱钩断链”的说法改为“去风险”,虽然表达方式温和了一些,但推动方式仍然是“去中国化”。因此,美国会要求提高供应链的产地属性,以电动汽车为例,要求动力电池必须在北美生产,这就迫使很多公司在中国之外建立新基地。
近年来,欧美商界广泛讨论的“中国+1”(China Plus One)供应链重组策略对跨国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这里有两点:第一个是地缘政治风险,第二个是在很多地方性贸易关税下,企业不得不将工厂转移到海外去。当它转移到海外去时,它会邀请它的供应商跟它一起调整,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这就是我所说的“釜底抽薪”,连锅和柴火都转移到另一个灶里
《21世纪》:中国制造需要应对一个新命题,即如何留住那些“长腿溜走”的跨国企业供应链。面对竞争,中国需要如何应对?
林雪萍:
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跨国企业家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效率。随着全球化2.0的推进,美国希望在中国成熟供应链之外再新建一条平行供应链。我认为,未来必然是平行供应链的竞争。当前,新的供应链仍处于生长阶段,未来能否高效运转仍未可知。因此,我们仍然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提升供应链的效率。未来,我们也许会让更多转移出去的企业回到中国。
供应链的壮大与城市的发展
《21世纪》:从特朗普时期的“脱钩”到拜登时期的“小院高墙”,美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产业回流政策效果如何?对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美国制造业的系统性问题在哪里?
林雪萍:
我们需要意识到美国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仪器仪表、半导体装备等方面一直有非常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些政策对美国进一步加强高端制造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另一方面,这些方案未必对美国的低技术制造有帮助,难以让它过去流失的行业重回美国。在过去的全球化专业分工局面中,美国已经失去了低技术制造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现在不是要与美国的再工业化或者“回岸”制造竞争,而是一方面要应对美国对中国施加的管制断供,另一方面要应对新供应链的生长。
《21世纪》:你在书中提到,供应链的壮大,会让一个城市不断发展。它会不断催生、裂变出新的就业,从而让本地制造枝繁叶茂。从城市同供应链的角度,请谈谈你在粤港澳大湾区调研走访的感受。如何让大湾区保持源源不绝的创新活力和不断升级的制造能力?
林雪萍:
近两年,深圳充满活力,引入了许多创新机构,例如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在深圳落地。我们发现很多创新是围绕着人来的,越是大城市,创新越容易发生。创新型制造需要多种元素组装在一起。例如,大疆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与华强北的存在密切相关,因为每进行一个设计,很容易在华强北找到适合的零部件,快速生产出样品,并不断进行测试和迭代。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低技术制造的流失对美国创新构成了损害。与之相反的是,深圳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有高端设计,又有与之匹配的制造能力,二者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城市的创新活力。供应链越复杂,需要的技能就越多,就会让城市吸引到多种技能的人才。
中国企业应以“合成营方式”再出海
《21世纪》:按照你的预测,世界各地的“分布式工厂”将开始繁荣。这给中国制造“再出海”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林雪萍:
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不能仅依靠产品出海参加全球贸易和分工,而是需要将供应链能力出海,用这种方式重新参与新的全球化,在全球化2.0时代继续占据主动。因此,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制造“再出海”。
当前,全球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本地化要求增加了企业出海的风险,例如,中国企业在印度电子产业遇到的各种事情。面对复杂的局面,我们希望中国企业能够采用供应链“合成营”的方式出海。所谓“合成营”,是一个军事术语,意思是将原来高级编制才会有的兵种,如炮兵、防空兵等下沉到营级作战单位。各部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让原本只承担某方面作战能力的营级作战单位,拥有了全面且独立的作战能力。
企业在出海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金融和物流方面的跟随。例如,对汽车产业来说,在印尼这个全球第四大人口国,日本车系占据了95%的市场。这是因为日本在全球布局产业从来不是生产基地的转移,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体转移,采用了类似于合成营的方式,将供应链跟金融、物流、法规等一起打包进入。
在中国企业新一轮出海中,我们不仅需要制造出产品,还需要考虑物流、金融和文化等因素,将它们打包在一起。中国制造再出海是再次主动拥抱全球化的历史性进程,国家应该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公共支撑平台,让企业心无旁骛地做好核心事务,保护好它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全文完)
相关阅读
杰克供应链军团创新大赛:小改善也是大创新
NIKE供应链伙伴到访衣拿总部,共同探讨新智造整厂解决方案
聚势合力 链享未来|中捷科技2024全球供应链大会
林雪萍 曾航 | 卡脖子有三种情况,国产替代意味着供应链大洗…
2024东莞国际纺织服装制鞋供应链博览会顺利举办
赞 4
赞 4
踩 0
踩 0
确定
共0条评论
热点新闻
1
中国缝纫机巨头“宝石”公司破产调查:著名浙商遭“
2
协会组团赴日本开展交流考察活动
3
美机智造闪耀JIAM2024大阪国际服装&非服装
4
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一行来杰克考察
5
这样的环境开年会,心动的感觉有木有?
6
杰克科技中国战区营销军团年终大会,2025新征程
7
杰克过梗王创1001.98米不停机不断线世界纪录
8
大家都忙着准备年会的时候,杰克年底又带来什么“大
9
关于召开2024年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
10
协会领导会晤兄弟株式会社安井义博荣誉会长
视觉焦点
市场大咖说:“小单快反”之下,缝
西南科技大学发表声明
中国缝纫机巨头“宝石”公司破产调
协会组团赴日本开展交流考察活动
美机智造闪耀JIAM2024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