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智能制造联盟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东华大学教授 闻力生
我是1956年进入东华大学(前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机械系,学的是纺织机械设计专业,记得在当年的开学典礼上,老院长周承佑先生在讲话中向我们传达了当时高教部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要求,这个口号我一直铭记在心。我从1960年毕业参加工作到如今,也已经整整工作六十四个年头了,今年正逢我们祖国国庆75周年,我要下定决心为国家屹立于世界服装制造强国前列事业健康工作70年,并以此作为向国庆的献礼!
回首六十四年的工作主要分两个大阶段,前阶段近30年我主要在学校机械系从事机械设计教学工作,后阶段30多年(前后30年间时间有交叉)学校党组织安排我借调原纺织工业部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从事服装行业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在学校任教期间,我先后在机械系自动化和机械原理零件教研室任教,经历了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晋级阶梯。我借调北京先后在原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工作,主管服装行业高新技术工作,担任过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办公室主任、中国服装集团(前纺织工业部服装总公司)总工程师、国家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服装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等职务;同时还在社会上不同行业协会兼职,如中国服装协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洗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纺织行业建设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专家、中国轻工机械协会服装机械专家委员会主任等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曾主持和承担过国家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计划中的服饰文化与高新技术方面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三项费用课题的研究和创新,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代表著作有《国外服装机械》《服装科技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等,发表论文百篇以上,各种相关会议上服装高新技术演讲百次之多。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我在以下几件事上,为我国建设世界服装制造强国前列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努力实践我国服装制造从落后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
我国服装行业在国家“六五”“七五”计划期间,服装企业加工制造服装只能靠最基本的平缝机、包缝机和最简易的熨烫来完成,这种生产方式是相当落后的。1986年原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意识到我国与国外服装生产方式的差距,必须向国际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生产制造服装的方式学习。因此认证了一些大项目,以期促进国内服装生产水平的提高。首先确定的大项目就是服装加工的裁剪、缝制、整烫一条龙技改项目。那时,在我国服装裁剪领域内没有自动裁床,裁剪只有用园刀裁剪、直刀裁剪和带刀裁剪,为了实现服装的自动裁剪,必须从国外引进设备,经考察后,我们从美国格柏公司引进了S-91自动裁床三套,分别布局在沈阳黎明服装厂、北京长城风衣厂和常州服装研究所,这些企业当时都是很有名的国营服装企业,在引进的基础上,我带领学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一起对国外自动裁剪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仿造,见图1。
图1 1988年赴美国格柏(GGT)公司考察S-91自动裁床
国家确定的第二个大项目就是引进日本重机、德国杜克普公司西服加工流水线。在服装加工的裁剪、缝制、整烫一条龙技改项目中,除了对裁剪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外,从国外引进缝制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至关重要。后来国家投入300万美元,在宁波的甬江服装厂引进重机和杜克普缝制设备,形成了两条以重机和杜克普为主的西服加工流水线。引入这些设备之后,像西装的上袖和开袋等这些以前全靠手工缝制的工序就完全可以依靠机电一体化实行数字化、自动化缝制了。这两条生产线的建立,成为我国服装企业进行现代工业化生产制造的典范。
在甬江服装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裁缝们,虽然他们经验丰富、缝制技巧高超,但他们不会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来缝制服装。因此,我和我校服装学院的师生组织了科研团队,承担了将两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开发出来并且教会缝制工人使用的重任。这两条生产线的建立后,由纺织工业部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见图2。